3月,博览集团党委印发《关于推进三个会展构建一体两翼格局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提出按照“三个会展、一体两翼”发展思路,大力推进产业会展,培育壮大数字会展,稳步开展贸易会展,加快形成以产业会展为主体、数字会展和贸易会展为两翼的“一体两翼”发展格局。广大博览青年人迅速响应,立足岗位、躬身实践,如今,他们以青春视角,交出了加快“三个会展、一体两翼”建设的“青年答卷”!
1
会议公司李雨桐
实战磨砺本领
助力会展新篇
习近平总书记“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”的嘱托,始终指引着我们集团青年在“三个会展、一体两翼”发展思路中冲锋在前。今年以来,我深度参与2025四川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、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及供需对接系列活动,让我对集团发展思路有了更深切的体会。
在相关单位驻点工作期间,我深刻体悟到产业会展是撬动产业升级的支点。集团与相关单位共同策划并成功落地“拓市场稳增长”活动,用“产业图谱+链主引领+集群展示”模式,将政策“语言”精准转化为会展“行动”,让四川产业“强链补链延链”成果清晰呈现,显著提升了展示的专业性与供需的靶向性。我认识到,青年员工要做政策精神与会展实践的“翻译官”,筑牢“产业会展”服务全省大局的战略支点。更要致力于超越平台搭建者角色,成为生态价值的共创者,让集团“产业会展”的星星之火,点燃四川产业升级的燎原之势。
数字会展的核心是让数据创造价值。在产业转移活动的筹备中,青年团队沉淀往年活动数据,为客户资源配置和议程优化提供支撑,从“经验决策”向“数据+经验决策”转变。“苏超”足球联赛的成功启发我,数字化关键在于降低参与门槛、创造持续价值流转。四川或许可打通文旅数据接口,让会展接入文旅“一码通”,让数字会展成为连接产业与文旅的新窗口。
服务“一带一路”科技交流大会,让我懂得贸易会展中“展”是深耕信任的土壤,“贸”是自然生长的果实。青年要超越简单的信息中介,以专业解读产业与企业痛点,织密信任网络,以持续耕耘的定力,架设开放桥梁,让每一次会展的投入,都转化为四川与全球市场更坚实的链接,持续链接扩大“一带一路”朋友圈,让会展成为四川开放的真引擎。
在业务一线的工作实践,让我对政策理解更深、沟通更务实、责任心更强。未来,我将进一步在业务执行中积蓄经验、增强专业能力。我坚信,在集团“三个会展、一体两翼”发展思路的引领下,集团广大青年一定能在执行中沉淀、服务中成长,共同擦亮四川国际博览集团这块金字招牌,切实为四川产业发展贡献会展力量!
2
品牌公司郭凌越
五年求索
于展贸协同中见真章
成为“博览人”的五年里,我在综合后勤部、品牌运营部、供应链公司等多岗位历练中快速成长。我积极面对角色的转变,在变化中拓宽视野、磨砺复合能力,为后续工作筑牢根基。
进入博览系统以来,我参与了三届西博会、农博会等展会项目,我从筹备组织者、观展人双重视角观察到: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,企业参展决策日趋审慎。记得参与西博会市场开发时,市(州)层面热情高涨,而企业客户更关注实际收益——参展能带来哪些直接或间接收益?能提供怎样的平台价值与发展机遇?能否精准匹配上下游产业链对接需求?这些疑问,与供应链业务对接中发现的痛点高度重合。
为此,品牌公司及供应链公司按集团“三个会展、一体两翼”发展思路和“做大贸易会展”部署,以“展品变商品”破局。“天府菜油”项目从品牌运营延伸至粮油产品经营链路,去年大豆油贸易营收4400万元,验证了品牌效益转化价值;供应链公司聚焦粮油、农特产品等新兴贸易模式,今年采购商大会推动意向签约73.5亿元,实现从办展到服务贸易的跨越,让我深切体会到“贸易会展”对提升会展主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。
展会的本质是“需求连接器”与“价值放大器”,但需直面“不可替代性”之问:线上能传递信息,而展会的深度体验、信任构建、场景交互能力才是核心。可探索与政府联合设立“展会首发计划”,给予新品扶持;打造“深度沉浸式展区”,设体验区与工作坊,提升产品曝光度。
推动展贸双赋能,可打造“数字供应链+会展”闭环,实现交易全链路数字化;创新“产业会展+供应链金融”模式,联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订单质押融资;借力联合国采购司平台,发布信息、开展培训,为自身及西部企业开辟国际通道。
针对集团发展,我有两点建议:建立创新孵化机制,设专项课题鼓励培养复合型人才;让青年深度参与“博览有礼39臻选”等自有品牌或重点贸易项目,在实战中悟透展贸协同。
未来,我将继续秉持“讲政治、谋发展、重团结、创效益”工作理念,扎根供应链战线,在价值创造中成长,以“打通最后一公里”的韧劲,为构建更具竞争力的“会展+”生态贡献力量!